《后太平:东辽河下游右岸以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调查与发掘》主要面向青铜时代遗存,以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已被发现并著录于《双辽市文物志》上的青铜时代遗址为基础,结合新发现的多处遗址,力求全面了解这一区域青铜时代遗存的分布情况、保存现状及文化面貌。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平装: 36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1033164
条形码: 9787501033164
商品尺寸: 30.2 x 23.4 x 5.4 cm
商品重量: 1.5 Kg
品牌: 文物出版社发行部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考古调查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遗址分布
第二章 重点遗址的调查与试掘
第一节 后太平遗址
一 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
二 后太平遗址第二地点
第二节 大金山遗址
一 遗址概况
二 地层堆积
三 遗物
第三节 盘山遗址
一 遗址概况
二 地层堆积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四 青铜时代遗存
五 辽金遗存
六 其他
第四节 东岗遗址
一 遗址概况
二 地层堆积
三 青铜时代遗存
四 汉以后遗存
第五节 仕家东坨遗址
一 遗址概况
二 地层堆积
三 遗迹
四 遗物
第三章 其他遗址的调查
一 白牛墓地
二 西山湾子遗址
三 七棵树遗址
四 黄土坑遗址
五 孤家子遗址
六 东贤良遗址
七 勃山屯遗址
八 勃山屯砖厂墓地
第四章 结语
第二部分 后太平遗址的发掘
第一章 发掘概况
第二章 地层堆积
第一节 Ⅰ区地层堆积
第二节 Ⅱ区地层堆积
第三章 青铜时代遗存
第一节 遗存概述
一 地层
二 遗迹
三 遗物
第二节 墓葬
一 单人一次葬
二 多人一次葬
三 单人二次葬
四 多人二次葬
第三节 房址
第四节 灰坑
一 Ⅰ区灰坑
二 Ⅱ区灰坑
第五节 灰沟
第六节 地层出土遗物
一 地层第4层出土遗物
二 地层第3层出土遗物
第四章 其他时期遗存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第二节 汉代遗存
第三节 辽金遗存
一 房址
二 灰坑
三 灰沟
四 地层出土遗物
第四节 其他出土遗物
一 Ⅰ区表土层出土遗物
二 Ⅱ区表土层出土遗物
第五章 后太平遗址青铜时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文化因素分析
第二节 年代学认识
第三节 葬俗分析
第四节 经济形态与社会性质
……
第三部分 总结
附录
英文提要
后记
图版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标本07SHⅠH10:5左侧肱骨远端,骨骺愈合。骨体中部被砸断,断口呈锯齿形。骨体远端各面有数条切割痕,保留有食肉类动物咬痕。
4.马鹿Cervus sp.
此类标本共5件,包括角、跖骨、趾骨。最小个体数为1。标本07SHⅠH1O:12仅保留角环处,角环自然脱落。
5.狍Capreolus sp.
此类标本共3件,均为角。最小个体数为1。标本07SHⅠF1:3角,仅存部分角干。
6.山羊Capra sp.
此类标本仅有1件,标本07SHⅠG4:3第二趾骨,保存完整,骨骺愈合。
7.牛Bos sp.
此类标本共6件,包括头骨、上颌骨、牙齿。最小个体数为1。
(二)骨骼痕迹分析
1.自然作用
从骨骼表面物质的保存情况分析,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所出骨骼受风化侵蚀作用程度较轻,少数破坏严重的标本多为肋骨、椎骨,这可能与骨骼本身的组织构造有关。
2.动物作用
该地点中具有此类特征的标本有301件,其中113件有啮齿类动物咬痕,188件有食肉类动物咬痕。啮齿类动物咬痕多位于骨体两端边缘处,食肉类动物咬痕多位于骨松质密集处。痕迹形态多呈圆坑状或纵沟状(图二)。
3.人工作用
此类痕迹可分为以下几种:
(1)砸痕:具有此类痕迹的标本有417件,其中一部分标本作用于长骨骨体中部,将骨体从中间砸断,其目的是砸骨取髓;一部分标本作用于长骨骨体两端,将两端砸掉,截取中部较长的骨管,目的是砸骨取料用于加工骨器;还有一部分是将下颌骨的水平枝底部砸掉,目的是取其内部骨髓。
(2)砍痕:此类标本共115件,多作用于动物角上,在角干及分枝相接处反复砍削,目的是截取角料,加工角器。
(3)烧烤痕:有64件标本上具有此类痕迹,其中一部分标本通体发黑或发灰,可能是人类食用后或是加工骨器的废料随意丢弃到火中;一部分标本只在断口边缘保留略呈黄色的烤痕,可能是加工骨器时为了增加骨料的硬脆度更易于加工而有意将骨体略烤一下(图版六五,8)。
(4)磨痕:此类标本共7件,多见于骨器加工的最后一、二步,目的是修整器形。
(5)劈痕:此类标本共26件,多用于肢骨及肋骨,见于骨器加工的第二、三步,目的是截取骨料,修整雏形。
(6)切割痕:此类标本共61件,多作用于骨体韧带附结处,目的是肢解动物。
(7)锯痕:此类标本共8件,多作用于角及肢骨上,断口平齐,目的是截取骨、角料。
(三)骨角牙器加工方式
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中的动物不仅为当地先民提供丰富的肉食资源,而且还被用来加工制作各种骨角牙器。从出土骨角牙器的种类、数量的丰富程度看,其骨角牙器加工水平也有了巨大提高。
该遗址的先民在制作饰件时多采用钻孑L的加工方式,原料多为狍、羊等中小型动物的距骨、趾骨、牙齿或珠蚌;骨管多采用将小型动物的肢骨锯掉两端的方法制作而成;
笄的制作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将小型动物肢骨的一端磨尖;一是沟裂下小型动物肢骨的部分骨片,将其内侧面磨平磨尖;一是将鹿角沟裂下部分细长角片,通体砍削,外侧面略磨而成。骨针多利用沟裂下的肢骨骨片磨制而成,有的还是利用个体较大的鱼的肋骨通体打磨而成的。骨锥多是将中小型动物较细的肢骨一端骨体或劈裂下的细长骨片磨出尖部而成,角锥大部分是截取马鹿或狍子角的分枝修整而成,少数是将山羊角角柄一端磨扁平而成。 另外出土的镞,除石制的以外,仅1件为骨镞,其他的均用鹿角制成。该遗址的先民对鹿角的利用率如此高,不仅与角料本身易于加工的特点有关,而且鹿角易得,除了在狩猎中获得,还可在鹿角脱换的季节拾取。
骨匕首的加工流程
通过对后太平遗址第一地点内出土的用于加工骨器的骨料、成品、半成品、废料进行观察,分析该遗址的先民加工骨匕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图三):
1.选料:该遗址中出土的骨匕首是选用马、鹿、牛等大型动物的跖骨为原料。
2.截取骨料:根据需要将骨体砸断,截取合适的长度(07SHⅠG8:25)。
3.修整雏形:将骨体从一端劈裂或砸为前、后两部分(07SHⅠF2:21)。
4.修整定型:将断口两侧磨平,在断口处打磨出尖部,修整定型(07SHⅠG8:26)。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吉林双辽后太平遗址古代居民的死亡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年期,壮年期次之,两者的死亡比例合计可以达到80.36%。未满14岁夭折个体的比例很高,占可鉴定人口总数的10.71%。青年组的死亡比例也较高,占可鉴定人口总数的8.93%。在全部可鉴定具体年龄的56例个体中没有一例是老年个体。在不考虑年龄不详者的情况下,吉林双辽后太平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年龄只有33.32岁。这充分反映出,当时居民的寿命应该是普遍偏低的。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绘制出吉林双辽后太平遗址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在各个年龄段死亡之百分比图(图一)。